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院赛的通知
发布者: 姜丽
发布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 10

各系、各班级: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的要求,将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做好我院选拔推荐工作,现将院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赛道和要求

我院可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详见附件1)。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参赛人员除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外,年龄均不超过35岁(198931日及以后出生)。参赛要求如下: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

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3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循参赛项目审查工作要求,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三、赛道方案

1.高教主赛道(含国际参赛项目)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工商

注册

创意组

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外在籍本科生。

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024428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

项目负责人须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外在籍本科生或毕业5年内(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的本科生,曾有国外学籍。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少于1/3

2024428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工商注册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均可。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024428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024428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少于1/3

3.产业命题赛道(包括:产教协同创新组、区域特色产业组)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产业命题赛道

1.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

2.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4815日前正式入职)

1.采取团队答题的形式;

2.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各赛道命题方案详见附件2

四、院赛安排

1.报名阶段(515-523日)

大赛报名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即开始,为保障项目评审工作顺利开展,参赛项目须在国赛报名系统(操作手册详见附件3)报名。(1)国赛报名系统(515日开放):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各系报名指标如下:

申请单位
   (
项目负责人所在系)

项目总数

主赛道指标

红旅赛道指标

经济与管理系

42

34

8

机电与材料工程系

84

67

17

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84

67

17

建筑工程系

42

34

8

计算机系

52

42

10

外国语言文化系

11

8

3

文学与艺术系

35

28

7

合计

350

280

70

2)各团队需在报名系统中提交项目PPT和商业计划书(附件4,注意两个材料均要求为PDF版,大小不超过30M。院赛申报由学生负责人完成,以提交项目计划书为主。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创意项目计划书,创业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述、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参加创业组的项目团队还需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并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2.竞赛阶段:

1)院赛评审(530日前)

要求参赛队伍进行现场答辩,展示项目有关内容,回答评委提问。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团队介绍等。可展示产品实物。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路演汇报时长8-10分钟,提问时长3-5分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入围决赛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标准以最新发布的评审规则(待发布)为准,可参考第九届大赛评审标准(附件5)。

2)省赛推荐(根据省赛通知另行安排)

面向晋级团队开展专家辅导、商业计划书培训、路演培训等,并根据院赛排名推荐参加省赛资格。

、奖项设置

    院赛设一、二、三等奖。

    六、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各系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做好初赛及院赛推荐工作,每系按照项目总数的7%推荐参与院级决赛的项目。

(二)提供支持。各系要做好学院初赛组织工作,为学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三)扩大共享。各系要结合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和落地转化。

(四)产业赛道目前正处于向企业征集课题的阶段,请各学院邀请符合要求的知名企业出题,并于2024530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产业命题赛道命题申报。

(五)分系下达的项目数完成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各类创新项目申报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

    七、其他事宜

联系人:张莉   联系电话:83995039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教务处

2024514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附件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及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附件3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系统学生操作手册

附件4 商业计划书撰写技巧及各类商业(项目)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附件5 第九届大赛评审规则.docx